陕西:“原”上春潮涌 创新正当时

如何让论文变成生产线上的产品?如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等事关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话题引起广泛关注。

而一场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刻变革,几年前就已在陕西拉开帷幕。2021年3月,陕西省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4年来,超万项科技成果从秦创原走出实验室,光子、氢能等21个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加速崛起。

人才破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我同时在高校和企业承担研发工作,既是高校科研人员,又是企业研发项目的参与者。”脱胎于西安交通大学科研成果的西安思摩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在AMOLED柔性显示屏薄膜封装材料领域打破进口依赖,是一家典型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在其研发团队成员彭展涛看来,“校招共用”的模式不仅让他们更安心地搞研发,还能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打破束缚,是人才走向产业一线的关键一步。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西咸新区管委会、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委会先行先试,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校招共用“三池一机制”建设,按照“学校招、企业供、政府助、协同用、多方赢”的思路引才聚才。西安交通大学打破大学“围墙”,将其人才“蓄水池”向各领域用才主体开放,实现“人才+项目”“项目+资金”的精准匹配。

校招共用政策推行后,《西安市支持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若干措施》明确支持企业通过“校招共用”引才用才。截至目前,“三池一机制”“人才池”已引进储备人才105名,“项目池”储备项目36个,“资金池”规模达5000万元。

除了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人员,还有一群人也在用实际行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他们就是活跃在科技成果转化一线的“科技红娘”——科技经纪人。

对于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科技经纪人的贴心服务,专注于研发钙钛矿光伏电池的西安天交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化印象十分深刻。“‘主动’‘专业’是我最直观的感受。”董化说,“去年我曾和科技经纪人提过一次,想找机会与一家重要的下游企业对接,当时得到的答复是‘有点难度’。但没想到人家一直把这事记在心上,后来还真的联系上了,为我们争取到了宝贵的展示机会。”在秦创原总窗口的政策支持和科创服务下,该企业通过持续与西安交通大学和陕西省信息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合作,不断开发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先进性制备技术,并预计于今年完成100MW的光伏组件生产线建设。

随着“原”上科技型企业的不断聚集,科技经纪人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专业性持续提升。2025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了全国首家技术经理人学院。2月,位于西咸新区的陕西省技术经理人协会首次组织开展技术转移转化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工作,越来越多的“科技红娘”将从中受益,也将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金融“活水”实现精准滴灌

在秦创原总窗口,科技成果可以“先用后付”。2024年初,西咸新区在陕西省率先开展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实践,鼓励高校院所将科技成果优先向中小微企业转移。

“得益于‘先使用后付费’的新政策,我们和西安交通大学4个月就谈成了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的合作。”西安初源赛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武亮介绍,“除了减轻资金压力,西咸新区还创新引入担保和保险机制,让合作双方更加安心。”

不只是“先使用后付费”,2024年以来,西咸新区推进了多项与科技金融相关的业务。2024年年底,西安首单市级科创企业集合贷款落地西咸新区,结合新区本级贴息政策,企业提交一次材料,即可享受西安市和西咸新区两级补贴,科创企业融资成本大幅降低。

记者在采访西安一家科技公司时了解到,他们在享受西安市及西咸新区科技金融市区联动贴息政策后,企业融资成本由原来的3.8%降为0.8%。

不久前,西安市科技局公布的2024年科技成果转化“先投后股”项目立项清单中,西咸新区就占了17个项目中的12项。“先投后股”采用“两步走”模式:财政资金先以科技项目形式支持企业搞研发,待技术成果通过市场验证后,再按约定将投入资金转为股权。

金融“活水”能够实现精准滴灌,与西咸新区构建的“1+6+35”科技金融服务体系(1个新区总站+6个片区分站+35个产业园区服务网点)关系密切。针对科技企业在融资中遇到的各类阻碍,西咸新区打造了百余人的科技金融顾问队伍,设立金融工作站,为科技企业提供陪伴式融资服务。服务体系运营一年多来,共建档4776份,对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覆盖率由最初的4.35%提升至96.1%,累计为全区科技企业实现融资56.6亿元。

场景创新扩大产业发展空间

在秦创原,技术不会只沉睡在实验室。从景区游览到日常出行,从地下到天空,一个又一个“看得见”的创新场景正不断涌现。

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诗经里景区内,盛世盈创氢能科技(陕西)有限公司打造的氢能助力车10秒即可更换氢瓶,环保的同时也为游客带来了新体验;在沣西新城,来自九识智能公司的无人快递车来回穿梭,这些无人快递车每月能为当地网点节省近8000元的配送成本,释放出更多人力拓展精细化服务;2月28日,西咸新区无人机试飞基地揭牌,同日,地铁巡检、空地协同物流配送、河道巡检、警用安防和消防救援等5项无人机应用场景集中投用展示。

2024年,西咸新区先后获批建设氢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4个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实力持续增强。

秦创原的创新裂变,正在带动陕西全域的产业发展——北上黄土高原,陕西科技大学牛育华团队打造的“苹果面膜”早已为金秋的丰收蓄势;南下翻过秦岭,从秦创原走出去的氢能重卡,在商洛的砂石运输路上找到了商机;西望咸阳,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咸阳彬州的新厂房将为有机液态储氢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带来新机遇;东去渭水,光伏、增材制造等产业在“原”上生机勃勃。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理委员会”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