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未来城市发展趋势新构想

  城市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态,我国近十年以来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城市的功能结构越来越合理。为了使得城市更好发展,新一轮的城市建设的主要对象就是老城区的改造和城中村的拆迁,大规模改造使得城市整体功能在逐渐完善的同时也由于城市发展过快导致一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进一步造成了城市居民在城市生活很不方便:老城区过度拥挤;城市功能与城市扩展不能同步跟进;城市污染严重。这些问题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尽早解决这些问题并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才是城市发展的目的,毕竟城市的发展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创造条件,并尽量实现城市环境与非城市环境和谐共存,未来的城市已经在很多方面有了改观。

  一、不同规模城市协调发展

  目前的城市发展格局仍然是以大城市为主旋律的,大中小城市的发展落差太大。在大城市中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医疗条件、方便的交通设施、深厚的文化氛围等。在城市化进程中村民为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多的收入,向大中城市涌入的速度超过了城市本身成长的速度,大城市的发展速度远远大于中小城市。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不对称的相互影响使得资源向大中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集聚,中小城市的发展潜能被抽空。未来的城市发展格局将与

  目前有很大差别,就城市规模而言还会承袭目前大中小城市的分层发展格局,只是中小城市尤其是小城市的发展速度在加快,并且数量有明显上升。大中小城市的数量比重符合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法则”。越来越多的中心镇发展为小城市,镇级市、县级市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格局中的特色。这些小城市虽然功能相对简单,并且影响区域相对较小,但由于数量众多,所以其辐射范围远远超过大中城市的势力。未来城市发展格局下,不同等级的城市之间在数量上相对比较合理,高一层级的城市对次一级的城市施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已经形成的完整的城市链进行的。各级城市之间有了完善的交通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高一级城市不再对次一级城市的发展形成威胁,这时资源在不同层级的城市之间的分布格局已经相对均衡。镇级城市在发挥高一级城市与广大农村之间联系纽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镇级城市在广大农村地域的分布密度更加合理,在镇的密度相对较为稀疏的地方以重要的村子为核心形成的村级集贸中心发挥着对城市功能不足的重要弥补作用。大中小城市形成的有序的城市链各自都有科学的功能定位并且能够很好的发挥功能互补作用。

  二、没有让人头痛的城市病

  城市污染、交通拥堵、绿地偏少等是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城市居民在承受日常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面对城市生活环境造成的压力。市民每天要承受较大的上班乘车负担以及由于交通拥堵所造成的路上驾驶车辆的时间。各方面的压力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担,居民承受着不堪忍受的重负。城市的无序发展在多侧面加重了人们的就业负担,并且还会出现诸如就医难、上学难、购物难、买房难等问题。人们在消费中就会表现出不理性,以致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很多不文明的现象:随意践踏草坪、到处乱扔垃圾、一切向钱看、见缝插针泊车、过于张扬表现、不与他人合作,如上不文明现象的存在会强化城市不健康发展的氛围。未来的城市更加适合居住,如上的城市病会基本消失。在城市交通方面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会从其他的交通通道独立出来,使得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和快捷,市内公交非常准点,绝大多数居民已经非常喜欢乘公交车出行。私家车的数量与城市的交通能力非常匹配,不会出现到处发生通拥堵的问题。大中城市已经根据城市的规模发展出多个核心,人们不会因为购物、就医、上学等问题而烦恼。虽然城市的道路没有办法继续变得宽阔,但是平面立体交通运输系统已经能够很好地理顺城市运力。城市居民的道德素质已经很高,不会随意折下任何一根树枝,也不会随意扔掉一个垃圾。每个居民已经意识到自己就是城市环境的守卫者。居民相互之间互帮互敬已经形成风气,人们在就医、上学、就业等问题上已经不再感觉到压力,居民在城市真正能够体会到享受生活。在雨天的时候私家不会故意高速行驶并将泥浆溅到行人身上,每个城市居民都会成为文明城市的创造者并通过自身的行为教育身边的人和自己的后代,使其能够按照健康城市的发展方式在居民之间产生相互影响。

  三、城市格局发生显著改变

  目前大部分的城市格局都是住宅区、商务区等混杂在一起,居民大多以生活在城市中心区为自豪,因为这样的居住地可以非常方便地购物、就业、上学、上班等。居民居住在距离CBD(中心商业区)较近的地方可以避免上班过程中的奔波劳碌之苦,同时还可以节省其他各方面的生活负担。在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居民马上就会意识到购买私家车后不容易找到泊车位。虽然日常生活比较方便但整天都会处于纷杂的车流与人流声中。居民的工作单位就在住宅的旁边,但还是要驾驶私家车上班,这样的做法就更加加重了公路的负担。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居民住宅区与城市的其他功能区有了比较明确的划分,住宅区都会逐渐向城市的边缘移动,借助私家车更多的居民选择在远离CBD的城市外围居住,这样不但会使得住宅面积更大,而且可以避开嘈杂的城市中心,能够享受比较幽静的生活环境。实际上目前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都是在这种思路下发展的。以大城市作为主城市,在主城市的外围分布有卫星城市,城市之间交通便利并且在功能上互补,对主城市的职能进行分解。居民在主城市工作在卫星城市居住和生活。城市的这种发展格局不但可以缓解主城市的拥挤程度,而且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拉动主城市周围更大范围区域的发展。一个主城市及其周边的卫星城镇在某个区域内就能够形成一个规模可观的城市群。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在成长过程中更大程度上还是遵循“摊大饼”模式向外蔓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遵循顺其自然的发展方式,还缺乏比较超前的、相对理性的城市发展规划。在短时期内看似方便了居民生活,由于城市总是拆了建建了再拆,从长期看城市发展过程中多次反复就加重了城市的建设成本,而且在反复拆建的过程中就会将城市的发展历史淹没到建筑垃圾中去。未来更加人性化的城市发展布局不但可以节省更多的城市建设成本而且可以保存下城市发展历史。

  四、市民生活更加亲近自然

  目前的市民眼中除了水泥马路、高大建筑、车水马龙外,绿色、清净、休闲成为了大多数城市居民的奢侈品。城市居民必须有节假日。到周末的时候城市居民就需要从忙碌的工作出抽出身来,到远离城市喧嚣的山野、农村郊游,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得居民暂时躲避纷争的城市生活、拥挤的都市以及人们对利益的追逐,享受片刻的从容成为让很多人羡慕的事情,在目前这样的事情并不是所有的城市居民都能够做得到的。未来的城市在人们生活质量普遍得到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大都市周围卫星城市的完善,人们在城市中生活不再感觉到拥挤。在劳动生产率得到很大提高的情况下居民的购买力普遍得到提升,享受绿色、休闲和清净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普遍能够享受到得消费品[3]。虽然城市人口绝对数量在增加但城市的人口密度有了不同幅度的降低,城市的绿地面积显著增加。由于城市居民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所以一年中可以选择半年生活在城市、半年生活在农村,农村和城市都有居所。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穿梭使得城市居民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不但城市居民可以选择到农村居住,而且农村居民中也会有部分人选择到城市居住,以便能够体会不一样的生活感受。农村和城市的居民交错居住成为未来城市和农村和谐发展的一种状态。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生活状态与城市居民没有太大的差别,机械化的农耕使农民不再像目前那么辛苦。很多城市居民愿意在农村拥有自己的土地并愿意腾出较多的时间躬耕陇亩。城市居民在农村的生活不仅体会到生活的惬意而且能够很好地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找到均衡点。市民与农民都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只是从事不同的职业而已,从事不同工作的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市民在这种相对惬意的生存环境下相互之间更加容易交流并且彼此之间合作的意识强于竞争意识。

  五、居民变得更加富有爱心

  居民富有爱心是社会文明水平提高的标志,在一个富有爱心的社会中生活,居民会觉得非常安全并且愿意为其他的人付出更多的爱心。在繁忙的社会中,人们为了生计而“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冷漠。在社会救助系统还不很完善的情况下,每家出现了状况的时候就会使得这个为数不多的家庭成员就会乱作一团,每个人都必须在忙于工作的同时又要照顾出现状况的家庭成员。本来应该由社会专业部门承担的工作却完全由家庭成员承担了起来。社会在这样的运作模式下使得每个家庭所承担的任务都非常繁重,人们不能全力以赴地进行工作。未来的城市建设中社会系统非常全面,人们的经济收入已经很高,家庭成员只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几乎所有的家庭琐事都能够由专业的社会职能部门完成,“每个人专心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已经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共识。市民变得非常有爱心:非常热情地为外地人指路;马路旁不会再有乞讨者;具有一技之长的居民都能够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人们由于不再为基本生活问题担心,所以人们之间基于利益的矛盾会减弱很多。社会对人的评价尺度已经更加倾向于一个人对他人或对社会的有益影响。人们在行为的过程中会更多地考虑到为他人创造方便:过马路时不会闯红灯;机动车会主动避让行人;公园中设有免费饮水设施;公共场所中备有免费使用的卫生纸;行人会主动将路上的垃圾捡拾到垃圾桶中。每个人对社会的爱心并不体现在能够说出多少豪言壮语,而在于正确做好生活中每一个微小事情,并且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时候都要主动考虑到为他人创造方便,不是单纯想到自己的方便。例如,将人行道上的垃圾桶卸走的同时也要将当时为安放垃圾桶而钉在地上的钉子卸走,这就是工人对自己工作的爱心,也是对行人的爱心。

  六、居民居住条件大有改观

  虽然城市越发展地价就会越高,但未来城市发展中居民住宅用地与商业用地会严格分开,商业用地的地价会非常高而居民住宅用地的地价会非常便宜,相对于比较便宜的房价而言居民都有足够的财力购买到理想中的房子。由于私家车的普及以及城市公共设施的相对完善,人们更愿意选择居住在城市边缘甚至是距离城市不远的农村地区,市民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绝大多数居民已经不再居住在几十层的高楼中,而是居住在依山傍水的专属自己的三层别墅中,拥有专属自己的车库、泳池、花园。这些曾经被认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上层人士才能够享受到的生活品味国人已经普遍具有享受资格。居民虽然居住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地区,但是由于交通非常便利,人们可以随时到城里购物。居住在乡村也可以享受到城市文明带来的便捷。漂亮的房子散布在绿树中,红房绿树嵌在一起,房子的主人可以尽情享受优雅的自然环境带来的生活舒适。在城市中居住的市民也会感觉到非常舒畅,因为那时居住在城市中的市民数量已经较少,居民不会因为泊车问题而发愁。由于国家整体人口数量的下降,城市人口的绝对数量也在减少,一对夫妇具有四套以上的房产,更多的市民愿意将自己的房子卖掉或者出租出去,因为代售或者待租的房子的数量非常多,导致租金或者房价继续下滑。在相对较低的房价背景下政府对房子进行拆迁改造的费用就会非常低,于是大面积的市内用地得以腾出,在政府的指导下城市的老城区会有更多的绿地、公园以及方便的交通网络,目前的拥挤不堪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正常情况下居民在街上散步也不会见到车水马龙的场面。相对分散的居住环境反而拉近了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人们之间谋求合作、帮助和沟通的愿望较目前更加强烈,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变使得社会各方面发生的很大变化。

  七、文化娱乐形式丰富多彩

  目前的城市居民的生活也在发生变化,年轻人整日里忙于工作,很少能够腾出时间来让自己发自内心的休闲一下。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担心,担心年老之后没有足够的生活储蓄进而发生养老或者医疗困难的问题。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都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靠人不如靠自己”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拼命劳动并且尽最大能力储蓄财富就成为所有人的思维前提。在生活出现状况的时候完全都是处于“自己救自己的状态”。未来城市中城市各项制度比较完善,个体的居民已经有意识地将自己变成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处于完整的社会链条中的个体已经不再孤独,不再对未来的“不可知”的事情而担忧的居民就可以开心地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娱乐形式中间去。目前在城市的街心公园中经常会看到不同年龄段的居民(以老年人居多)在公园中健身、唱歌、写字、娱乐等:健身方面包括抖空竹、摔跤、扔沙袋、打树桩、抽陀螺;唱歌方面有流行歌曲、地方戏曲、革命歌曲等;写字方面有隶书、行书、楷书等各种字体,老先生一手拿着水瓶一手拿着大笔按照公园地砖的大小写;娱乐方面包括各种舞蹈、健美操。一天中从早到晚(除了吃饭时间外)公园中都非常热闹,到周末的时候更是人山人海,站在人群中年的中老年人简直成为了表演明星。人们只有心情好才能有愿望进行这样的表演。未来的城市居民的娱乐形式会更加多样化,不但老年人而且青年人的业余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在公园中或者其他休闲场所人们以娱乐为目的的各种活动会更多,不但有政府出面组织的,还有民间自己组织的。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参与或者撤出某个团体,社会对任何个体在文娱形式的参与选择方面不会施加任何干预,居民据此不但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而且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在这样的氛围下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的真实生活。

  八、城市边缘人已不复存在

  城市边缘人即在城市与农村两种环境中奔波、从城市中谋取较高收入并在农村消费、始终不能完全融入城市进而成为城市居民的农村人。在目前的城市中城市边缘人到处存在,似乎是现在城市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是这种情况不会长期存在,在未来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城市边缘人将会消失。城市边缘人的工作不体面、收入也比较微薄。未来城市中由于各个方面的发展已经非常完备,城乡之间的区分只是地域上的差别而已,没有基于户籍区别__而形成的人群划分。农村居民即使在农村也会谋得不菲的收入,农村居民在城市就业还是在农村就业具有更大的选择权。就目前意义上而言的将来已经不存在的城市边缘人虽然所从事的工作还是档次较低,但其工作环境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在相关社区为其配置的标准工作环境下开展工作,不但使得城市环境更加整洁,而且“城市边缘人”的工作也不会像目前这样辛苦。城市有相关的部门为“城市边缘人”定期地进行培训,使其工作不断提升质量,在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的同时本身也成为城市风景的一部分。“城市边缘人”已经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城市中,不但成为城市发展的贡献者,而且成为城市文明的享受者。“城市边缘人”虽然还是从事蓝领工作,但由于其生活水平的提升、收入相对更加稳定,其未来生活更加有依靠,人们在工作过程中不再惶惶不可终日。城乡户籍的区别已经消失,城乡居民都具有相对完善的养老保险和医疗制度安排,人们不再为养老、医疗、子女就业以及为接受相对良好的教育而竞争。“城市边缘人”虽然已经在制度上消灭,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各个方面还是存在竞争的,不断进取成为生活的强者仍然是未来城市发展中不变的话题。社会各方面制度的完善只是保证了人们的基本生活条件,但这种条件不能保证居民具有体面的生活质量。社会上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的条件更加宽松,社会不养不思进取和不愿奋斗的居民。

  九、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利用

  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们为了追求生活的便利必将增加对能源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也是城市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经正在开发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水能等,但是风能、潮汐能、水能、地热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只有太阳能才是一种广布的自然资源,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太阳能的广泛利用是大势所趋,这种能源形式也是城市发展中最为方便利用的方式。目前保定作为全国低碳城市的两个试点城市之一,大街小巷已经有非常多的太阳能光伏电池为城市居民服务。太阳能资源是所有城市普遍可以利用和开发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太阳能的大量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取代煤炭、石油等能源。太阳能可以满足家庭用电、交通用电以及工业用电。城市环境更加清洁。人们会利用太阳能回收利用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于是资源可以得到永续循环利用。在太阳能资源的广泛利用前提下,未来的城市成为一种有生命的城市。人们目前使用的有线输电网大部分已经不复存在,交通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工厂用电、居民生活用电等完全来自太阳能转化过来的能源。人们可以用各种方式储存太阳能,使得人们在能源消费方面有更多的选择权。能源的储存和释放设施的完备使得人们可以在白天与黑夜、冬天与夏天之间自由地分配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的广泛利用使得人们省去了在异地之间运输能源的成本,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城市,使得城市更加富有灵性和生气。城市中没有了污染、汽车的马达声、天然气的运输管道、电线杆,到处都是自产自销的“太阳能小型发电厂”,这些太阳能小型发电厂成为了城市最典型的景观,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大楼的顶部、墙壁、街道两旁、机关的标志性建筑等方面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呈现。

  十、城市发展注重区域协同

  目前的城市很大程度上还是各自为政,城市发展中大多只是考虑到本城市的发展,而没有考虑本城市的发展与相邻城市之间的相互呼应,即本城市的发展不能为其他城市的发展创造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造成不同城市在发展中出现相互争夺资源的情况,城市之间出于利益保护而导致不能资源共享,在这种情况下还会出现一个城市为自身发展创造条件而袭夺临近城市资源进而导致相邻城市发展状况迥然不同的局面。未来城市发展中临近区域内不同城市之间互不发展,城市发展过程中会进一步打破行政界线,同一个城市一方面属于某个行政区划,另一方面又属于区域管理委员会,区域管理委员会属于某个区域内的最高组织,负责协调附近几个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当几个城市分属于几个不同的行政区划的时候,区域管理委员的工作就会更加复杂些。例如北京、天津、保定、唐山等四个城市分属于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管辖,未来城市发展模式下的区域管理委员会就要负责协调好京津唐保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使得四个城市之间的各种资源布局更加协调和均衡,在京津两个大城市得到更好发展的同时,唐山和保定两个城市的发展势头会迎头赶上,不仅可以适当改变京津冀的城市发展格局,而且可以很好的发挥唐山和保定的城市发展主动权。以行政区划为分界线的地方保护成为目前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人才流动、金融调剂等都成为区域发展的严重桎梏。未来注重城市协同发展的城市体系格局可以使得各种资源在就近城市之间自由流动,城市的触角可以最大限度地延伸到农村去,通过影响中小城市乃至镇级城市,使得核心城市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

   

  摘自《发展研究》2012年2期

  作者:孟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