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技术转移新趋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技术转移理论最初作为解决南北问题的重要战略,提出于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按照联合国的定义,技术转移是指“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法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移,但不包括货物的单纯买卖或租赁”。普遍意义上,技术转移指的是技术知识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出与输入   的活动过程,包括技术成果、信息、能力的转让、移植、引进、交流和推广普及。
  但在早期,技术转移还是无意识行为,是发达国家打破南北僵局、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策略工具。而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低碳发展趋势的到来,实施环境友好型技术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增强;伴随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步伐,先进的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应用,需要通过有效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来发挥其巨大作用。技术转移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研究机构及政府都关注并参与的战略性选择。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通过促进技术转移来催化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也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势和主流之一。因此,充分认识技术转移的国际新特点和新趋势,对有效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际技术转移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科技经济进入全球一体化进程以来,国际技术转移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
  (1)随着国际技术转移的速度逐步加快,规模逐渐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其发展趋势已由梯度式发展进入到跳跃式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技术贸易额平均每十年翻两番,已接近世界贸易总额的1/2,其增长速度之快为一般商品贸易所望尘莫及。
  (2)国际技术转移的结构正在快速升级。技术转移载体趋向软件化、技术转移内容趋向信息化、技术转移传播趋向网络化、技术转移渠道趋向多元化、技术转移形式趋向多样化。形式由单一的国际间技术转移,向包括有技术含量的国际商品进出口贸易、国际技术转让(或称许可证制度)、外商直接投资、合资企业在内的正式市场媒介模式;及包括企业联盟、分包、反工程、出口、通过人力资源的流动实现的技术转移、技术援助在内的非正式的市场媒介模式转换,日益形成当前知识形态技术和技能形态技术两大类别的软技术转移以及人才引进和技术培训为主要形式的技术转移模式。
  (3)技术来源的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技术转移由单向性向双向性发展。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日益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两大主要方向。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一些具有长期工业发展经验的发展中国家,也日益成为当今南北技术转移的桥梁。
  (4)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技术产品成为世界贸易发展的主导力量。以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为贸易对象的现代技术贸易的扩展,以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换为内容的国际技术服务贸易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世界贸易结构变化的基础。
  (5)科学技术全球一体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技术摩擦加剧,各国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和合作趋势同在。
  (6)技术转移受到越来越多的法规、法律的管制,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准则逐步完善、趋向成熟,产权对象日臻完备、范围不断扩大,产权保护趋向广泛、严格和国际化。知识产权制度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核心问题,世界各国很早就制定自己的《专利法》或类似法规,这使技术的转移受到一定的限制。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各国政府对技术转移的干预比对普通商品贸易的干预程度更大。政治和外交因素对技术转移的影响正在加强,技术转移与技术外交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
  2、国际技术知识转移与流动呈现的新特征
  国际技术知识的转移与流动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关键环节,近些年来也不断呈现新的特征。各国政府和企业在加强自主开发能力建设的同时,也日益注重国际技术知识网络的构建,国际技术知识的转移和流动的数量快速膨胀、质量也有所提升。在技术知识,特别是产业技术在日益走向综合化和集成化的同时,产业技术本身发生了演变和分化,出现了核心技术知识和一般技术知识。另一个现象是,创新主体在日益推进核心技术知识向精深方向发展的同时,也日益注重核心技术知识的体系化建设,并以体系技术构筑新的技术壁垒。但由于体系化和标准化的核心技术知识具有较大的粘滞性,不仅成为拥有者极力保护和封锁的对象,也由于较高的掌握和逾越难度而具有较大的流动阻力。
  当前归纳起来,国际技术知识转移与流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国际转移主体将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技术转移客体不断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亚太地区将成为国际转移的新兴市场;技术反向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技术转移对东道国影响日益增强;国际技术转移由单纯技术转移向研究开发的战略转变;技术输出国对核心技术的控制有增强趋势;互联网对国际技术转移产生了深刻影响。
  3、新时期技术转移的贡献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能脱离科技创新和技术提升来谋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技术转移作为科研和技术成果转化的途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态势。分析国际技术转移的新特征、新趋势,结合国内的工作实践,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了各国和区域的经济发展。随着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光电子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的兴起和日益成熟,新科技革命已经摆脱了资源禀赋的制约,各国科技优势在国际分工中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技术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转移,加速了科学技术的传播,国际技术转移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各国和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技术的提供方还是接受方都得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2)优化了区域产业结构。通过技术转移能够大大提高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的起飞与转换。通过对主导产业、优势产业进行优先技术转移,可以使主导产业真正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头作用。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通过技术转移实现改造,从而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3)加快了企业的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转移可以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是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技术转移可使企业掌握并应用高技术,进而使企业建立起自主开发的技术与人才储备,从而增强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和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延长了技术的生命周期。实践证明,通过技术转移还可延长技术的生命周期。随着技术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发达国家将在本国的已处于成熟期的技术转移到需要这些技术的国家和地区,继续发挥这些技术的作用,使供需双方都能从中得到益处,收回的成本还可继续投入新技术的研发,带动了全球的技术进步和升级。
  4、结论
  长期以来,技术转移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始终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缺乏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成为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障碍。近些年来,为了加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积极发展技术市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2008年启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试点工作,各地纷纷建立省级示范机构。技术转移已经逐步成为推动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我国加速区域经济和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和源泉。目前,我国的技术转移工作已经形成由政府推动、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及科研院所与科技中介组织多方积极参与的发展形态。紧跟国际技术转移发展的新动态,准确把握新特点,在大力倡导和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地区技术转移工作,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后我国在制定区域技术转移战略时,也应积极建立区域间工作联系机制,搭建区域间工作合作平台。政府应积极组织推动,建立区域技术转移联盟、产学研办公室、技术转移合作中心等。区域间技术转移,还应联合调研重点技术项目,相互了解技术需求,从而制定区域间技术转移计划。

   

  来源:《中国市场》2011年第40期

作者:杨莉